close

天人不永隔
王群眾

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,一位失去戀人的大學女生生,懷著死別的哀慟,由高雄北上,來拜訪台北的中華妹。原因是聽說,中華妹曾經和她駕拼裝賽車撞死的男友溝通過。除有四句話煩請中華妹,轉交給他含怨的白髮雙親外;另有四句情話是給她的。聞之,頗有某賽車手臨終前,向他女友所唱的那樣淒美:

“Tell Rola I love her!
Tell Rola I need her!
Tell Rola it may be late.
But my love for her will never die!”

當知人生是苦。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吃齋念佛以修來世吧!這該是佛家的規勸了?!

人死不能復生,節哀吧!萬幸,只是「望門寡」。妳才二十歲,必會再遇到另一位前途似錦的有為青年。這該是親朋好友所能表達的同情吧?!

「醫生娘」美夢粉碎的她,原本只能藉由時間,來醫治這降臨在她含苞待放、花樣年華中的「錐心大苦」。可是,如今有中華妹,她又是用什麼方法,來助這位大學生離此大苦呢?

「天父家」的中華妹,活用了「佛家」的一個法門,那就是「佛入天宮為亡母說法」,或「婆羅門孝女入地獄尋母」。照她男友的「遺言」,教她「天人不永隔」大法,而她居然學會了!

志豪向心怡證實,那八句話的確是他說的,不是張老師編的。

當天下午,心怡離開請她午餐的中華妹和涓涓,要趕回高雄去上課的時候,她臉上已能見到少女的笑容了。這是因為志豪和她相約,百年之後在西方極樂世界見面嗎?

不是,是他倆隨時隨地都可相見,真所謂「天人不永隔」!

心怡說志豪生前沒那麼聰明。

現在不同了,他已是西方三聖的學生了。「般若佛智」已開啟,足足可以當妳今後,人間的戀愛顧問了。

本case給筆者的啟示是,佛家或天父家的學子,不必有大學問,只要會善用「古筏」,令來者離苦得樂即可。有時候學問大了,反而救不了志豪的雙親和心怡。不是嗎?

另,志豪的情詩,是給坐在客廳沙發上的心怡,不是給在光中和志豪手牽手的心怡。這昭示,心怡亦成就了「意生身」,是她的「意生身」和志豪在一起。而她的「肉身」,則必須入三昧,才能見到在佛國修行的志豪。 ~楞嚴經~


註:
查,至聖先師孔子,是中國最有學問的老師,但未見他也會「天人不永隔」大法。

子曰:
敬鬼神而遠之。

可是,小女子中華妹等,卻敬鬼神而近之!

那,究竟是誰比較有「禮」呢?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不如我們現在恭請至聖先師來好了。妳問孔老夫子:
您是否知道「一切合一同體」的真理?

老師,孔老夫子說:
不知也。

好,那我們就來「法供養」。

老師,孔老夫子得法後說:
天人合一。物我一相。
妙學妙智。已無所求。

鬼神乃自己,如何「遠」呢?

「遠」即非道矣!

中華妹,孔子在世時所講乃「世間法」,對「人智」的「善」發揮到了極至,所以他的學問適合人間。但到晚年,他亦曾觸及到「道」的部份,留有《大學》一經,供後來者參考,即是明証。

我認為,妳之能和古聖對話,証明了古人「不滅」的真理。是儒家「禮」之超越。越出人間,而直達天聽了。

若有人也認為「天人不永隔」之學可取,那就請學心怡吧!因為它可以擺脫人類的「死別離苦」,自有其可取處。除非,根本就不願和死去的親人再多一言,要繼續承受「天人永隔」之慟!

現在請佛總結。
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天人永隔。柔腸寸斷。
人生至痛。莫過此哀。
突破時空。証得永生。
俱入常寂。無復苦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來禪 的頭像
    如來禪

    如來禪一門深入的部落格

    如來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