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中華妹

 

一百零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共修後,返家致電法揚師兄,詢問他所懺悔惡業的內容:殺、盜、偷、邪淫、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、挑撥、誹謗、不孝父母、貪嗔癡嫉、飲酒等。出自何處?

 

師兄回答:「是『十惡』和『十戒』的綜合。順便問妳一個問題,妳有沒有想過:這裡面為什麼沒有『賭』呢?」

 

「沒有耶!是不是古代沒有『賭』這件事呢?」

 

「不!人類自古以來就有『賭』!」師兄如是答。

 

由於我壓根兒沒有這點疑問,也就沒繼續討論下去了。

 

沒想到,二十六日的共修中,師兄又再提到了這個問題,並要大家一起參。

 

又清出定後說,自性佛告曰:「單純來看『賭』,它是一體兩面的,賭贏的人很快樂,輸的人很悲慘,這裡面有業力的成份。舉個例子來講,有人喜歡吃苦瓜,甘之如飴;有人不愛它的苦味,惟恐避之而不及。若不喜歡這種感覺,可選擇不吃。」

 

「賭的本質並不壞,沒有對錯。」又清於自性佛言下,立刻見到三國時代草船借箭的場景,自性佛繼續對她說:「孔明借箭成功後,救了無數的生靈。它是一種鬥智、心理戰。衍生到現在,大家都認為賭不好,是在於它附加的不好後果。」

 

「其實它也是一種消遣和娛樂。」又清言下再看到兩個老農快樂地在下棋,賭注則是一把自種的青菜。

 

師兄聽了未置可否。

 

「我聽法揚之前講過,『賭』其實是一種選擇。拿我們的人生來說吧:一出生不就開始『賭』了!無時無刻不在『賭』,只是後來走偏,變成投機的行為了。學佛也是一種『賭』,賭贏了,了脫生死;賭輸了,六道輪迴,所以它無法成為戒律。」平常話不多的翠萍師姊開口了。

 

「對!我老婆說的,正是多年前辭箴師姊幫我問自性佛得到的答案。」師兄終於公佈了他心中早有的解答。

 

真妙呀!這和又清請出的幾乎一樣,不過更扼要精闢。

 

聞畢,我衷心地向法揚師兄道謝,感恩他經常提出些稀奇古怪的問題,讓大家終於增廣見聞、豁然開朗!

 

打字至此,聞心佛開示曰:

「選擇不斷。賭碼連連。

   守性操盤。致勝關鍵。」

 

 

群眾註:

一念無明賭開始。婚姻職業亦是賭。

輸贏豈能早知道。諸苦之中恍然悟。

修學正法可出離。三身一體入常寂。

從此太平得清淨。永離法界大豪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來禪 的頭像
    如來禪

    如來禪一門深入的部落格

    如來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