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玩
中華妹
一百零七年二月二十三號,在小閣樓共修。小周對又清說,今天是初八,可否請佛在出世間及世間法上,給每個人一點開示和建議?比如說:唸什麼經好?什麼顏色適合誰等等。
又清想了一下說:「印象中這是佛主動開示的……,而且好像只有一個字。」
沒錯!佛是鼓勵我們在道業上更上層樓,從未提到什麼顏色等等的。我心想。
「問當然可以問。不過,問了你們做不做?!」一向席地而坐的又清,說著便回頭,用力拍了一下身後的阿主說:「這位先生,之前佛叫你誦〈大悲咒〉。你說麗麗狗狗,就是來督促你誦〈大悲咒〉的。因為你一誦〈大悲咒〉,牠就不喘了!結果現在牠好了點,請問你有繼續誦嗎?」
阿主在沙發上挪動了一下身子,不好意思地笑了。
「好玩嘛!」小周堆滿笑容,再次促請又清。
「好,那小周請妳呼請,我們來法供養。可是佛說不說,我就不知道了!」
法供養畢,又清出定說:「佛有開示,現在我一一轉告大家。首先講小周的,以目前的因緣,妳最適合唸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」
「明竺,妳的我等下再說。我上網先查証一下。歹勢!」又清臉紅地說。
「沒關係!妳就照妳聽到的說。說不定我知道。」
掙扎了一下,又清不確定地說:「《涅槃經》……有這部經嗎?我沒聽過耶!」
「有呀!我前幾天才整理過精舍的經本,有看到這部經。」在精舍發心當了四年多義工的明竺說。
「《大般涅槃經》!」我說。
「對對對!我就是這樣聽到的。」又清終於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,笑著看著我。
「很厚嗎?」又清問明竺。
「差不多這麼厚。」明竺用拇指和食指,比了個三、
「好。那現在是研華。佛說你適合持咒,〈藥師咒、大悲咒、楞嚴咒……〉皆可。我問佛,念經持咒有何區別?佛說:『經在告訴我們佛所闡述的真理,而咒則有治病、消業的功效。』」
「至於慧仁,妳沒有什麼限定。可以跟著研華持咒,他持什麼,妳就陪他。」
「阿主,續誦〈大悲咒〉。」
「又明,佛希望妳降伏自己的心,持『觀音』的聖號即可。」
「最後是中華妹,佛要妳唸《楞嚴經》,入『楞嚴大定』!」
「是《楞嚴經》,還是〈楞嚴咒〉?」我問又清。
「《楞嚴經》,不是〈楞嚴咒〉。妳不唸《楞嚴經》,怎麼入『楞嚴大定』?一分一分地唸,不是要妳一次花五小時把它唸完。」
「好,謝謝!」
「對了小周,佛還說,妳問能不能跟中華妹買那支會賺的股票?佛要妳先把功課做好,之後便會告訴妳了!」
能與佛對話,入三昧觀見各種境界,確實好玩。那種奇妙與快樂,絕非言語文字所能形容。
感恩佛開的功課!但唯有用功才會更好玩!
寓教於樂,法戲如是,根本不變,實修証道。
「神通遊戲。般若正用。
圓滿自度。此心不二。」
群眾註:
這次「現代祇園」的法會中,佛要與會者不是讀經就是持咒。因此,王某對此提供一點經驗談,願助諸位同學速入佛知佛見。
每部經裡,都有許多法門,讀出其中的一個法門,然後實修實証之。例如,《楞嚴經》中的「念佛三昧」,一共僅有四句關鍵性的經文:
若眾生心。憶佛念佛。
現前當來。必定見佛。
現前見佛,是修此大定的目的。持名念佛,則是現前見佛的方法。而所念所憶的是,有相的圓滿報身佛。
學子念見佛,會自得心開。自得心開之最者,乃在續修《華嚴》的「常隨佛學」,即開現代的祇園法會,與佛一起共修。
這才是真正的「好玩」!
至於持咒者,須持出咒義方算開悟,好入佛知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