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種三昧
王群眾
071-5

九十九年一月二十三日,讀《佛說現代金剛經》〈第七十一品退求其次〉,見宜芬同學研究至:

若聽大勢至菩薩的勸,修「念佛三昧」成功,不必捨報死去,即可「現前花開見佛悟無生」。所謂「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。現前,就是生前;當來,則指臨命終時到投胎之前。

這時,她恭請不吃不喝……,大家的圓滿報身佛開示曰,佛曰:

欲令達寶所。直修三三昧。
大空三昧入。念佛三昧見。
如幻三昧轉。三昧正定化。
無明証真如。除此別無路。

諸位同參道友,佛說,欲令學子達到佛家所言之寶所,即學佛的目的地,或曰回歸真如天鄉,可直接修三種三昧:

一者,從大空三昧入如來果地,亦即入如來室。

大空三昧,就是《心經》上的「照見五蘊皆空」境界,或《金剛經》的「若見諸相非之非相空性,即見如來清淨妙法身」。

所以說,修學大空三昧成功所見之空,是法身佛空。

若照《心經》的開示,學子須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,方能「照見眼前的五蘊皆是空性,而入如來果地」。

如來果地,又名法身淨土,是諸佛的自受用身。如來禪子,多是念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法語,入如來果地寶所的。

二者,從如來果地,生心起念,念一佛聖號。如念阿彌陀佛,修念佛三昧,直到面見阿彌陀佛,至法身淨土中顯現而出。此即名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之理,且從此可修《華嚴經》上的「常隨佛學」大法,不再「以戒為師」了。

三者,不二一如的法身淨土,俱有隨順之特性。因此,能於不二境,依學子心意,幻化出諸有相的圓滿報身佛及其淨土,令彼於入大空三昧後,從種種妙有轉換的實相中,入佛知見。

總而言之,修三昧正定成功,始能化解業力,免受業報;同時,才可將無始無明成証真如,不復無明造業。

故修學如來正法的學子,欲達佛家所說之寶所,除此之外,別無他路可走!

換言之,愛心善行無法達此學佛目的,道德勇氣亦復如是。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
三種三昧成就道業。
目標明確言簡意賅。
誠實修習常隨佛學。
長驅直入究竟寶所。

一百年二月二十一日,新般若淨慧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
三昧正定受。修念無上覺。
心法修入定。萬般覺自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來禪 的頭像
    如來禪

    如來禪一門深入的部落格

    如來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