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法佛三眼所見不同
王群眾
041
九十六年二月二十日,見宜芬研究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五〉這一課時,問佛曰:
您剛才說,須菩提當時所得乃「慧眼」。那能否請佛告知,「法眼」是何種境界呢?
佛答曰:
「法眼」者,能見「法身畢竟空」者。
諸位同學,得「慧眼之最高者」,名「阿羅漢」。而得「法眼之最高者」,卻名「等覺菩薩」。
可是,學佛者皆知,須菩提乃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,號稱「解空第一」者。但他卻不知所謂的「空」,乃是他三身之一的「法身畢竟空」。這是很令後世,尤其是東土的佛學者,一頭霧水之事。
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?有弄清楚的可能嗎?
出在不知「空生妙有之用」大法上,或曰他修的是,除了當今的如來禪學子外,一般佛教徒所修的,「應無所住而不生其心」之法。
由於「不生其心」,求証所見之「空」,是自己的「法身」,所以就入了「偏空涅槃」,而非《金剛經》的「無餘涅槃」。
凡入「無餘涅槃」者,名「等覺菩薩」。若有學子想登「等覺學位」,可修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大法,見証「法報應」這「三佛身一體,其壽無量」即可。
於「大空三昧」中,「而生其心」是「行門」;「見証三佛身一體其壽無量」,則是「理路」。要一佛身、一佛身地見証,好像走一條馬路,從這頭走到那頭,不是一見就能証到三佛身的真理。見証無量壽亦復如是,要按部就班。
2008.12.30依分研究至此聞佛主動開示曰:
應生於末法度諸輪轉的群眾王老師,一再強調明白告示的;就是這一門深入如來禪的行門,一再驗證的就是理體之真實見…
奉勸再來人。錯過難入室。
親證一條路。步步踏實住。
諸位同學,當你指導求法者見証「如來禪」的時候,一定要老老實實,助來者一一証得,不可趕進度,甚至於跳過去就算了。
我曾為配合來者,在所指定的時間內,趕証《十六觀經》,從第三觀一下子就跳到第十三觀。結果,阿彌陀佛就生氣了。千萬別學我趕進度,要隨緣。
研究至此依芬又聞佛開示曰:
In prayer… More practice… Be patient…
Just like what I told to Zareena!
接著宜芬又請教佛:
「佛眼」又是何境界呢?
「佛眼」,不但能見到「法身畢竟空」,還知道「法身的奧秘」。那就是:
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,一切無窮的奧秘。
那要如何見?怎麼知?
請起念,和任何一人一事或一物「合一同體」成功,便能見到宇宙一切人事物的「法身畢竟空」了。見到之後,請起念問所見到的「空寂」:
你有底嗎?
沒底!
於是就知,宇宙的一切人事物,無一不是「無窮」的奧秘了。
所謂「無窮」,乃指身大無窮,壽長無窮。因此,一粒沙的無窮大身,就是整個宇宙人生了。此名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。
所以說,「一佛」就是「一切諸佛」,「一切諸佛」就是「一佛」。而「一切諸佛」,乃指「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諸佛」。
佛教,聽起來是「多佛」的宗教。可是,對開了「佛眼」的佛來說,佛教也是「一佛」的宗教。跟「一神」信仰的基督教等,是一樣的。
研究至此,《金剛》入《華嚴》。《金剛經》,就是小本的《華嚴經》了。希望,除了宜芬同學之外,另有同學也於此言下即悟:
諸經皆從《華嚴》流,終將回流入《華嚴》。
《華嚴經》的「因陀羅網」法界觀,「你在我裡面,我在你裡面」,最能闡述佛在本課中,為宜芬同學所做的開示了。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開示如下:
如來清淨。法身寂滅。
佛眼盡見。宇宙實相。
眾生無明。以非為是。
偏執妄異。離性失真。
法藏之眼。人人皆有。
本存於心。永恆不滅。
你我同體。一切為一。
如此之見。究竟圓滿。
研究至最後依芬感恩王老師,佛性盡出;白話轉輪;孜孜不倦;無餘盡度。也感恩中君師姐,佛眼盡觀實相教化,文字般若無住佈施。
- Oct 29 Wed 2008 15:02
( 041 ) 960220之二 慧法佛三眼所見不同---〈白話金剛經分第五〉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