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九品蓮花生法門
王群眾

九十七年九月十七日,和妙音論道,主題是「九品蓮花生法門」,與「修學如來正法所得學位」之關係。她的問題是,「上品上生」者,即是「八地學位」?

妙音,簡而言之,只要修到「現前見佛」的淨土行者,就是「上品上生」,不限於「八地學位」。上至「十一地等覺菩」,下及「地前菩薩」,「願生彌陀淨土」者,只要在「生前」,若一日,如是乃至若七日,或更多日,於「念佛三昧」中,曾見阿彌陀佛者,無論見時是八歲或更小,及至臨命終時,是八十歲或更老,都是「上品上生」。這是因為已於「生前」,成就了「上品上生」功德的緣故。且,無高過此品者。

打字的中華妹,請先踢個館!

老師,佛說:
確是「上品上生」。

〔九十七年十月十日,依分研究至此,聞佛補充曰:
其奧祕在於親證「無生法忍」即「妙生法智」,而得「無量壽」。現前見「空妙有」的「圓滿報身佛」者,自性已入「空定」。若能再親證「佛是自己」,名「自他不二」,即登地不退。雖化生「上品上生」,但並不表示業已盡消。〕

至於,從彌陀淨土學而必成的回鄉學人,「七地」即得不動功德,不會退道心了。唯此一土,別無他所,餘皆以「八地」為不動,不再退轉。這是特別一提的,前似無古德論及。是吳瑞東等現代佛弟子,入彌陀淨土,所得新知,質疑者可親往彌陀淨土踢館之。入的方法,即是「現前見佛」。

〔研究至此,依分覆證「從佛國七地倒駕的菩薩,真的不會退轉嗎」?佛答:
YES.〕

所以說,「九品蓮花生法門」,但言「往生品位」,不論「學位」。「往生品位」之高低,取決於「現前」或「當來」見佛之「淨業程度」。所謂:

若眾生心。憶佛念佛。
現前當來。必定見佛。
不假方便。自得心開。
~楞嚴經~

〔依分研究至此憶及當年,還好母親能在我與美珠師姐假看護之緣,輪流幫華齡師姐證悟的當天,因「念佛」,「現前見觀音」而得度。之後的三個月,雖癌症末期但無大病痛,往生時經多人覆證「上品上生」無誤,即是親證之實例。

人間何處尋此?能直接利益往生者以盡大孝的法門,唯一佛乘!〕

於是:
現前見佛已往生。當來見佛必蒙迎。
七地已至不動位。倒駕返鄉度群迷。
成就度眾妙功德。教學相長至佛位。

若有同學見到,王某曾與某學子論及「上品上生」者即是「八地」,那是誤証,應予匡正,以正視聽。實不宜將「往生品位」和「所修學位」扯在一起,徒增困擾。

在《觀無量壽佛經》裡,有「觀阿彌陀佛」和「上品上生」者。因此,「觀阿彌陀佛成功」,與「上品上生」密不可分。

在「如來禪」的修証中,學子親証「自性彌陀」,是証「三佛身同體」之一。但此非為求「上品上生」,乃是在為續修《華嚴經》的「常隨佛學」大法奠基。

〔研究至此,依分聞佛補充開示曰:
現前見佛已往生。奠基之後勤起修。
 不以佛土為究竟。寂滅忍登涅槃地。〕

此所以佛告訴子瑄,見佛有「一見不再見」,和「常見」之別。為確保「上品上生」故,王某建議「多見、多認識佛」為要!

慧遠法師曾三見淨土及諸聖眾,我等後人起而仿傚,最少也見個三次嘛。

子瑄四歲半遇緣見阿彌陀佛,並聞佛安慰她姊妹倆。今十四歲半,仍能聞佛以上之開示。令王某悟知,箇中更有細微處在。不過佛仍認同,「現前見佛」者「上品上生」之概說,實有鼓勵淨宗學子入「念佛三昧」,現前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之教化!

妙音從「如來禪」的修學課程中,抽出「現前見佛」一項,指導他人學佛。她的理由是,易於接受和証如來禪的善根未具。但卻發現有「身外之佛」,這不究竟的問題存在,喪失了「如來禪」修証「三佛身一體」之「第一義諦」。今為求圓滿故,只要加証「佛,您是我嗎?」一問即可,又回到「如來禪」的門牆之內了。若該學子求証成功,便成「身內之佛」了,何其壯也!所謂:
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!
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是,老師。佛開示如下:
現前見佛具大功德。上品上生往生篤定。
宿業雖重無關品位。帶業往生依然成就。
淨土殊勝未及同體。心外有佛不知為己。
善巧一問禪淨合一。速登等覺即生成辦。

〔研究至最後,見中華妹請佛開示內容珠璣精湛、深解義趣,尤其「淨土殊勝未及同體。善巧一問禪淨合一。」於理相契,究竟圓滿,依分深表感恩與讚歎。〕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來禪 的頭像
    如來禪

    如來禪一門深入的部落格

    如來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