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
王群眾
八十九年八月底,涓涓問,《金剛經》上的:
若復有人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。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。
一法如何修?
涓涓修捐錢和當義工等,皆當今公認最殊勝之法多年。修到有坐吃山空之虞,有力捐不繼之苦。及至半百,方見佛如是說。
相見恨晚乎?邪師害人乎?
涓涓,這個法門也可見於佛的「根本大法」《華嚴經》:
2008.11.04. 研究至此依分問〝華嚴境界〞是佛的根本大法嗎?
佛答曰:
諸佛所說法。一真法界觀。
諸佛所成就。一乘並無他。
萬法唯心造。能生一切筏。
無漏盡皆我。無不二之外。
唯忍不易得。為迷障難破。
識心終不解。怎可人間穫。
理路甚單純。世智饒徒說。
累劫尋寶所。明義斷業過。
知一切即心自性,則成慧身,不由他悟。
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。
「不由他悟」,是不必再經由其他的證悟了。這樣的法門,不勝過前者力修「滿恆沙等世界七寶,持用布施」所得功德,那也就無佛法可言了。
造橋舖路就結了!更何須悉達多太子雪山六年苦修,證悟「華嚴大法」呢?
「知」是「親證而知」,非聽知、讀知之知。乃開發「般若佛智證實之」。
「一切法或一切」是總括「空寂的清淨法身佛」、「十方世界的諸圓滿報身佛」,和「九法界的一切眾生,即應化身佛」。或曰「十法界」。
「即心自性或無我」是「佛心真如本性」。所謂:
山河大地皆我妙明真心。
~楞嚴經~
「則成慧身」就是「得成於忍」,此「忍」亦名「寂滅忍」。「忍」,是「佛的智慧」。「佛的智慧」即是「一切皆我」,所以說是「成就慧身」。
研究至此依分聞佛曰:沒想到吧?!人間道也可以得成於忍,得證超越佛淨土〝無生忍〞的〝寂滅忍〞。
佛法何其不可思議!最高境界的寂滅忍,不必於任何一方佛國淨土得到,而可於人間乃至十法界證得。
「得於成就慧身」,是「妙我」真理的發現。佛家所說的「無我」,是「無漏妙我」之發現,並非「沒有我」的凡俗之見。
入「空三昧」,然後於「不二境」,生心求證「一切法皆是無漏妙我」成功,妳也就「得成於忍」了。一旦「得成於忍」,「十法界」全成了妳的「智慧之身」,妳也就不必再悟了。只要悟後起修,教人亦「得成於忍」,做個「應世的如來」即可!
~楞嚴經~
末法時期,若要論最能與釋迦佛心意一致的「正法」,則可讀《楞嚴經》〈卷六〉末頁。佛開示,其「末法度眾大計」,共計有三:
一、稱讚佛乘。即「一佛乘真實之法」。詳見《法華經》。
二、教世人修「三摩地」。即修「三昧正定」,如「念佛三昧」、「空三昧」等。
三、斷除諸大妄語。即匡正「錯解如來真實義的古今諸說」,如「無智亦無得」乃「妙智與妙得」、又如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是「般若度」、再如「無上正等正覺」即「一切都是自己」等一籮筐。
妳看,明明告訴我們「空即是色,色即是空」。可是東土的歷代《心經》學者,硬是不鳥《心經》的昭示。擅自主張《心經》的「無」字應作「沒有」解,而強迫菩薩說「斷滅相」。
又斷章「無苦集滅道」、「無無明、無老死」,取「沒有小乘佛法四聖諦」和「沒有十二因緣法」等義。不知「空即是一切,一切也就是空」之實相。所謂「青青翠竹、鬱鬱黃花,盡是法身」的真理。
「無苦集滅道」乃指佛的「圓滿報身」,是「三佛身一體」,「十二因緣」亦復如是。不可「文字解」!
佛經一經「文字解」,就成「有為法」了。
研究至此依分聞佛曰:
菩薩造論必經般若。
正解法義免失功德。
文字推敲實不了義。
佛智佛趣引眾入性。
當知,「空三昧」中所現的一切的一切,都是閣下的「圓滿報身」,連米田共在內。更何況是現出「苦集滅道」四字呢?
「大乘佛法」的「究竟涅槃」,和「小乘阿羅漢」所證的「偏空涅槃」,永遠不可能有共識。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一切皆我。最勝妙智。
親証而得。知見如佛。
覺己覺他。應世如來。
積功累德。末法生輝。
- Jun 27 Fri 2008 22:28
890830 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