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不要執著
王群眾

九十二年六月十六日,涓涓來抄論道記錄時問道,聞當今諸師對弟子定中所見,多做「不要執著」的開示,弟子們解做「不要理它」,漸漸便形成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。連經上明示之「憶佛念佛,現前必定見佛」,也被誤為是魔扮佛來害人,而永失《華嚴》「常隨佛學」之利,白白放棄了「以佛為師,即身成佛」的正法修學。這不是犯了「學佛又背佛」的大忌嗎?

老師,本師釋迦牟尼佛,若沒親自訪問過十方諸佛和其淨土,他怎麼可能「杜撰」得出,同學們參觀過的那些佛國淨土呢?

信為道源功德母。凡不信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不誑語者,就該放棄學佛。因謗佛之罪深重,不可因學佛而害了自己!

同學們之參觀佛國淨土,目的有多種,不要「依人不依法」其一而已。至要者,乃在「見美思齊」而精進度眾,打造自家的專屬淨土,方便有緣人共修,皆成佛道。此所以,每尊佛都有「專屬的淨土」,那是「他受用道場」,旨在廣益有情。而諸佛的「自受用身」則是「常寂光法身淨土」。

至於東土歷代諸師所傳「不要執著」的開示,是正確的。只是聞者錯解師意,誤判「感應道交」乃走火入魔,自誤道業不得成就。

我乃友教,旁觀者清,不受誤判,亦無傳統包袱。唯尊
「般若為導師」,以諸經聖言為佐証,又取「人體科學實驗」為入道手段,修來就自然頭頭是道了嘛!

佛教的「執著」乃指「分別」。不要執著,即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。因此,定中所見所聞,無非是自己。乃自心功能所變現者。唯看「見聞者」如何解讀了。若見一長者現於定中,可判為「聰明的自己」來指導自己了。可問曰:

尊者乃我?
~無住生因~

然。
~天耳開~

何以教己?
~啟請如來開示~

不要分別執著一切境界,萬法都是你,名一真法界。

感恩!

何期自性,能生萬法。
~慧能~

一切唯心造。
~佛教~

所以說,五十陰魔乃汝心所生,諸佛亦復如是。所謂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

另,若見一蜘蛛,此乃告知,我乃知佛法之珠璣者,如有不解如來真實義處,可與我探討。然後再以經教驗証,如此便得如來真實義了。

三昧中生心起念問道,乃修《金剛經》之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大法。此乃千古之東土佛法大謎也。不要生殺生之念,殺死蜘蛛就犯殺戒了。何其愚癡!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妳對本課可有言語?

老師,九十五年中,宜芬研究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二十二〉時,佛曾開示:

一切都是自己,如此解就更清楚了。

魔的當體空性也是佛,一念執著,心魔即生。

故不可著於無住後所生之境界,為好即喜,為惡即憂。

而你在三年前即說:

東土歷代諸師所傳「不要執著」的開示,是正確的。只是聞者錯解師意,誤判「感應道交」乃走火入魔,自誤道業不得成就。

佛教的「執著」乃指「分別」。不要執著,即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。因此,定中所見所聞,無非是自己。乃自心功能所變現者。

可見老師的知見,確實與佛無別。厲害厲害!

不敢當,不敢當!中華妹。最重要的還是知道,定中所見皆是善境界,但取法義與教化即可。不可迷於其中種種而不能自拔,否則,便不能更上層樓了。

老師,對,在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三十二〉時,佛有告訴宜芬:

親証「一」之後,「魔考」即是「佛考」,皆是「般若考」,但觀「教化之實相」。

入佛知見者,所言皆同,用語容或有別罷了。沒問題的話,就請佛總結吧。
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
誤解佛意。學佛大忌。
無住生心。還佛本意。
心心相印。正修實得。
出離三界。圓滿佛道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來禪 的頭像
    如來禪

    如來禪一門深入的部落格

    如來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