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王老師能否給生命下個定義?
王群眾

九十四年二月十九日,筆者首次參加涓涓家的共修,同學們問了不少「學佛」的問題。而以上的這一問,實在與「修証佛法」無關,若一定要談,就只能從「佛性論」著手了。

我指了一下桌上的乾果、茶杯說:
這一切的一切全是「佛性」,小菁和乾果、茶杯「對話」,是佛性和佛性的對話。蓮一向隔牆「請安」,亦復如是。

這是我驗証「佛性論」的方法。當然,必須先破來者的「隔陰之迷」,恢復他們的「佛性通力」。 ~般若度~

早年,我和人結佛緣,若在公園,是找地上的雞鴨骨頭做實驗的。如果請安成功,就証明「靜態生命」是真理,而請安的人,則是「動態生命」,動靜不二,全是生命。

若在「集靈祠」,則是叫「動態生命」的人,向墳墓裡的「靜態生命」請安,以証明生命的永恆不滅。

因此,凡是破了「隔陰之迷」,又發「佛性耳通」的人,是可以向植物人、死人、骨灰,如是乃至日月星辰、山河大地等,對話與請教佛法的。

這是因為這時對請教者而言,一切的一切全是「佛性」了。這在佛法的修證上,叫做「轉識成智」成功。有了佛智,就可以求証宇宙人生的真相了。

你聽,強烈反對讀經的小菁又說:
隔陰之迷實難知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
「隔陰之迷未破者」是「識人」;「得無上正等正覺者」是「智人」。

識人難知箇中妙。智人一聽破顏笑。
生命定義誰來下。請聽靜幸一句話。

靜幸對小菁說:
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「一切都是自己」的意思。

「一切都是自己」,是「生命」的佛性論定義,印度名叫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因此,這也就是天楊要的答案了。

聽起來很風馬牛不相及,可是沒辦法,佛用「佛眼」來看宇宙人生,人卻用「肉眼」看,看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宇宙人生。

又,在本次共修中,靜幸讀誦拙文〈揭開佛家修行的神秘面紗〉,其主旨是說,「佛家的修行,若無般若為導,五度如盲,是不可能成功的」。意謂「般若佛智」是「佛母」,若無「佛母」,絕不可能生出「佛」來。並舉入龍宮取《華嚴經》,嘉惠人類的龍樹菩薩為例,說明若無「般若佛智」的神足通,聖龍樹即無工具入龍宮取經了。

與會的文堅聞後,當場便取出二偈展示,以求諸位同學為他印証。多人印可文堅所取之偈,唯大陸來的學佛奇才薛芳指出,文堅的二偈是取自「自性龍宮」。這昭示了一切,全是吾人「自性功能」的展現。薛芳的說法益發令人敬佩。

另特錄文堅龍宮取偈經過如下,分享有緣:

龍王,我可以去龍宮取經嗎?

可以,你已去過。

可再取嗎?

可以,歡迎。

今試取一偈供養諸佛可否?

請便。

請現一偈。

菩提心性本自足。妄心突滅澄淨然。
莫以妄心換真心。止歇即見清淨心。
該偈是真?
信極深處即是真。
再續一偈可否?
可,不用疑。
請慈悲示偈。
如來不見如來義。念起念滅純自性。
今朝已見真如來。如來如來真如來。
感恩龍王。

文堅,你應當牢記愛珠師姊的建議,鬆綁你自己,給自己一個修行的空間。正如愛珠所說,你年紀已經不小了。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妳想說什麼嗎?

老師,愛珠所說的「鬆綁」,是望文堅勿承攬過多,與「出世間法」無關的外務,以免耽擱了今生修「無為法」的時機。但文堅的「般若佛智」已開,日後可起用他獨門的「心聞發明」大法,來判定參與各事的深度和比例了。相信不會再來者不拒,讓自己疲於奔命而無暇自修了。

業盡緣了就沒事了。還有什麼心得嗎?

老師,我研究了這一課後,也嚐試請自性回答天楊之問,結果發現全不離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真是奇妙。

願意分享嗎?

一拖拉庫耶!

說來聽聽嘛。

好吧。

生命的表相是:生生死死。
生命的真相是:不生不滅。
生命的本然是:清淨的自性。
生命的必然是:發現生命的本然。
生命的自然是:追求生命的本然。
生命的終點是:佛性。
生命的源頭是:無明。
生命的快樂在:發現「一」。
生命的悲哀在:不認識「一」。
生命的特性是:永恆。
生命的真諦是:傳遞真愛。
生命的精神在:一切都是你。
生命的過程在:淨化「自己」。
生命的意義在:瞭解生命的本質。
生命的價值在:發覺生命本質的深度。
生命的目的在:讓生命發現生命的本質。
生命的核心是:讓生命回歸到「一」。
生命的自知是:懺悔。
生命的步驟是:解脫。
生命的節奏是:成佛。
生命的腳步是:度眾。
生命的保證是:乘願再來。

好,現在請佛總結吧。

是,老師。佛說:
生是佛性。死是佛性。
問是佛性。答是佛性。
佛性人生。佛性世界。
佛性宇宙。佛性無量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如來禪 的頭像
    如來禪

    如來禪一門深入的部落格

    如來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