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的愛心
王群眾
九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,見宜芬研究《白話金剛經》〈分第十九〉這一課至最後時,佛開示曰:
「造善業」也是「業」。既有人不斷發心為善,必是見有「可以為善之苦業」待濟。
當發心「自覺覺他,自利利他」,以「了脫生死」之心願取代之,方是「根本解決」之道。
簡單講,慈善家引以為傲的,「造善業得功德」之「愛心」,那是「相對論」,非佛家的「不二論」。
「清淨法身畢竟」是「一」,「愛心」不是要你「造善業」,再到人間「享福報」,「生死輪迴」。而是度你到「究竟解脫」,得「永生」之彼岸。
諸位同學,《佛說現代金剛經》裡的〈佛的愛心〉這一品,旨在開示世人的愛心,乃在造善業、受善報,生死輪迴。這是「相對論」。
而佛的愛心,則是以終結「生死輪迴」,度你到「究竟解脫」,「得永生」之彼岸。這才是「不二論」。
弄清楚了「人」之愛心的行善,和「佛」之愛心的度脫,並非一碼子事之後,也就跳脫了世人對佛法的誤解,和刻板的印象了。王某以為,此乃修學「如來正法」的第一課。
欲修「出世間善法」,即「自覺覺他,自利利他」,以「了脫生死」者,應先開發人之「佛性」,於覺後才「正式起修」。凡登峰造極者,名天人師、佛。
諸位同學,人之「佛性」和人之「人智」,究竟是一性還是二性?是一定要在〈佛的愛心〉這一品中,加以闡明的。
為什麼?
這是因為以上所論,多屬學佛的常識,少觸及佛法之妙覺領域。
世人多知,人性有善惡。因此才有性善、性惡,以及性無善惡諸說,所謂近墨者黑,近朱者赤。然而,若以人之「法眼」或「佛眼」觀人性,見「人性」乃「帶無明之佛性」,若能去除或曰轉化人性所帶之「無明」,則人性佛性究竟是「一」。
遺憾的是,歷代的人性學家,多以人之肉眼觀人性,也就摸象了。
諸位同學,你的「佛性」未起作用之時,確實難知善惡。但一旦「生你心、起你念」於三昧中時,你「佛性」的功能,即隨順而起作用。這時,所現的一切,就全是「妙有」了。
若你能解得「妙有」之法義與教化,即名「入佛知見」。
王某以為,「入佛知見」乃「淨業」或「道業」成就,以別於「世間善業」。
這是為了回答人問我修何業的。若問者一聽,覺得好奇,那就是給我度自己的機會了。
打字的中華妹,請問,這就是「佛的愛心」嗎?
老師,我起用「般若佛智」來求答。
請。
般若空佛說:
如是,如是,這才是真正的佛的愛心。
註:
一、佛說的「得永生」之佛家語是,無量壽。
二、發心為善也是「業」,有業必須有「受業報之身」,於是就進入「生老病死」等苦的輪迴了。所以說,發心為善也是「苦」,這是慈善家永遠無法思及的真理。若然,他們就不會不斷「發心為善」,反而會「發心除苦」了。
中華妹,妳問佛,這是正確的嗎?
老師,佛說:
這才是「佛眼」所見的人生真相。
因此,除了「般若」外,一切都是苦。
妳對本品還有言語嗎?
老師,佛說:
當發心「自覺覺他,自利利他」,以「了脫生死」之心願取代之,方是「根本解決」之道。
這讓我想起了以前,同學和我曾經請教過你的一個問題。
在未接觸如來禪前,我也極愛做善事,但是所謂的「人間慈善」。當時,瞞著父母,省吃儉用地替他們捐了兩百多萬做「功德」後,仍嫌不夠,還發願要替每位家人都捐一百萬,並要生生世世修此志業。
等了悟了這並非真正究竟的「解脫之道」時,你安慰我們說:
沒有關係,再發一個更究竟的,能令所有眾生皆入「無餘涅槃」的願,來涵蓋它就行了。這樣,才是真正的慈悲濟世。
如今對照佛的開示,可真是如出一轍呀!
還好今生遇到了明師與正法,否則不知道還要再流浪多久呢。真是感恩!
不,中華妹,能得汝等知音,才是我此生最大的快樂。
現在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吧。
是,老師。佛共開示了如下三段:
一、
修學如來正法的第一課,就是先弄清楚「學佛所為何事」?
若非為了脫生死,終結無止境的輪迴,還無入學資格。
等弄清楚了後,再來學佛。
接下來的就是「如何開悟」,以了脫生死了。
自悟之後,再悟他人,圓滿所悟,即可畢業。
二、
性善性惡。人智所分。
無明未去。善惡不淨。
性無善惡。佛智之見。
般若為導。全然佛性。
三、
發「度一切眾生成佛」之願,即涵蓋了所有的願。固守此願,世間的苦業才會根除,覺行也終將圓滿。
〔研究至此,依分請佛開示,佛曰:
集體創作修功德。論道請法為喉舌。
網上研究造淨業。助彼了義解脫得。
有為造識善循環。未離人智分別說。
開發佛性探究竟。大愛根本無言說。
〕
- Jan 20 Sun 2008 16:48
( 117 ) 960328之二 佛的愛心---〈白話金剛經分第十九〉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